上总以后发现真相,为什么还要坚持 这个话总是反反复复被问到 解释的都烦了 “我上平台如果发现不对,我绝对告诉大家” 很多单纯的新老总都这么说 你就当他是放个屁吧 因为,99%的人 都会选择面对现实 保持沉默 能赚钱就行不管他是不是传销不赚钱还能转让保本这是“零风险”最后保障 诱惑吧,第一次遇到1040的人,尝试的心态里都有一个“转让”这根弦,一副无所谓的姿态,嘴上却是硬邦邦的一句“不就是五万嘛,我玩得起”,而大多数底气是来自于“转让”这个潜意识。 其实大多数传销,都有类似的行为,多数叫做转单,弹出,总之请君入瓮之前,肯定会给一个看起来靠谱的安全保障,这一点也是传销共性。 我要转让 为什么,是不是消极了?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,是不是压力太大你有什么疑问告诉我,你对行业有什么看法直接说然后大经理、老总挨个来打鸡血 我真的要转让 你确定?那你过来签转让协议 协议签完了,什么时候给钱 你等着,有人来顶替你就可以了 …………三个月了,怎么还没有 确实没人来啊 …………六个月了,怎么还没有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九个月了,怎么还没有 行业这么忙,你以为都可以围着你这点事情转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,别人都闲着吗怎么没发现你这个人这么自私, 这么不负责,人品这么差………… 这是很少见的主动制造矛盾技巧 只在处理“负面”人物时会使用 其实很多时候推荐人并不是说这段话的人,因为转让人和推荐人互相之间很了解,那么这么官方正式的一段短信或者微信,是从哪里来的呢? 这是另外一个场景了 大经理啊,我这个下线天天催转让,我都快疯了,他天天威胁要破坏我市场啊是吗,如果这样就简单了他是不是最近又找你了是啊,刚才又在微信里问我呢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很简单,我来给你搞定,把手机给我推荐人就傻了吧唧的把手机递过去,大经理三下五除二,就把这么一大段官方的推诿扯皮踢皮球的话术,打完了直接发出去。 要转让的人,一看见这段话,直接被呛了个半死,振振有词句句有理,就好像自己拿回自己的钱,还有错一样。 后面的故事就是纯负面了,再给推荐人打电话不接,发微信不回,反复几次后,电话号码变更,微信拉黑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。 在后面大经理还会复制给推荐人一个套路,预防破坏市场,“那个谁谁谁忒不是人,做人很差的,总是造谣中伤我,大家不要相信他说的,这个人人品渣到极点”,从此以后推荐人成功的踢掉了包袱,在职业骗子的道路上跨上了最大的一步。 这些都是很容易预见的套路 这个套路只是最常见的,转让这个梗到底里面有多少名堂,还确实没什么人统计过,千奇百怪的体系和地域区别,让很多做这个行业的人都说不清楚;你若是追问,往往会得到一句“反正我们团队没问题,反正我看到的没问题”,这么一句似是而非的回答,很多人就基于对上线的信任,不在追究这个问题。 大多数体系,都把这个当成负面对待,不许说不许问不许想,总之是一问三不知。尤其是对“新朋友”、刚刚进来两三个月的人,也会不甚了解这个问题,把推荐人逼问急了,“这么好事情傻子才转让啊”这么一句话,也能把你呛个半死。 在2012年左右,南宁北海的1040,基本不避讳转让这个事情,经常会对新来的介绍“你看那个谁谁谁就是转让来做的,所以转让是真实的,没有风险的”,而后这几年,随着打击力度越来越大(调控力度),这事儿也慢慢不敢说了,干脆就当成负面一起盖住,眼不见为净。 从逻辑上来说 转让本身就是很扯淡的说法,你转让一个一千万的机会给谁,谁特么相信啊;再者,能转让出去就意味着自己还能找到人认可,还可以发展,那为什么不就着这一个人做一条腿呢(针对一条腿出局380万这个说法)。 所以大多数1040团队,把转让这个事情在实际操作中,交给了推荐人,而不是当事人自己,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来了,转让后的钱就只有推荐人自己知道,无人知道什么进度,给不给实际操作中反正就在推荐人的一念之间(赌人品),他想给钱就给想赖账就赖。 一旦推荐人要求当然人自己转让,那就意味着耍无赖的节奏,很多时候上下线关系如果是网友的话,经常会遭遇这种情况。严格按行业复制就是自己找人转让,这个没有实操性的摆设说辞,在耍无赖的时候就有用了;就像禁止借贷一样,不用就不用,想用就发挥,可想而知这是个多么无耻的游戏规则。 1040从来都是自律没有监督,所有面对新人的程序看起来都是光明正大,所有不好听的、负面的都是保密处理,转让就是其中之一。作为管理的大经理多数还会采取些“早上去再说”之类的话术诱导,让推荐人慢慢的接受这个赖账的事实,那么转让本身就变成了一个摆设。 “行业只有自律没有监督”,还在做的人是听不懂这句话的。 这些话术和套路,狠不狠?很多人被这套路气的岔气儿,希望你没有。转让这个环节和操作管理风格紧密相连,要牵扯出另一个话题来,不得不提一下各地1040的操作管理风格,又是要长篇大论的描述,实在苦逼。 从管理上来说1040大致分为几大风格: ▼ 广西21份风格 (包含41、42份,包含贵阳及贵阳分流到成都) 华中21份风格 (包含31份,包含非广西大部分区域) 10份、11份管理风格 (桂林、红河、固原、曲靖) 65、66份以上管理风格 (南宁、贵港、贵阳) 五星制800万资本孵化风格(苏州无锡等等) 这事儿后面 还掩藏了很多邪门的行业操作技巧 也是很多心机者夹缝里求生存的套路 且听下回分解! 拒绝换位思考固执己见,是最常见的思维局限,所以推荐大家有空看奇葩说,比潜能激发成功学这些要头脑风暴的多的多的风暴,只是个娱乐节目而已,看看吧。 |